水的比热容是多少
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摄氏度,由于1℃和1K(开尔文、国际制单位)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相同,所以,水的比热容也可以表达为4.2×10^3焦/千克.开尔文。其物理意义:1kg的的水,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尔。
第一、对照下面一些常见的物质的比热容,可以看出,水是所有物质中比热容最大的。
一些物质的 比热容,单位是为1000J/(kg·℃):
水 4.2、酒精 2.4、煤油 2.1、冰 2.1、蓖麻油 1.8、砂石 0.92、铝 0.88、干泥土 0.84、铁、钢 0.46、铜 0.39、汞 0.14、铅 0.13。
注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第二、水的比热容最大,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中有重要的应用。
1、水可以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最大。
2、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这主要是水的比热容大约是沙土比热容的4倍,沿海一带白天温度升得慢、晚上温度下降慢。而沙漠地区白天温度升得快、晚上温度下降快。
3、在早春时,农民晚上在秧田里灌水,防治秧苗被冻坏,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特性。
4、海陆风的形成原理,主要是陆地沙土的比热容比海水比热容小得多的原因。
5、冬天,池塘中浅水处比深水处容易结冰。浅水处,水量少,夜间放热快,温度下降快。
6、生物体内含水量都比较高,水比热容大,有利于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
第三、水的比热容与热量的计算。
热量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在初中物理学中,采用算术归纳法。以水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为推导根据。方法如下:
1、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2、2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2×4.2×10^3J。正比例关系。
3、2kg的水温度从10℃升高20℃时,吸收的热量为2×(20—10)×4.2×10^3J。正比例关系。
4、mkg的水温度升高△t℃时,吸收的热量为水的比热容的m.△t倍。正比例关。
所以:Q=cm△t。如果t为末温,t0为初温,则Q吸=Cm(t-t0),Q放=Cm(t0-t)。
5、计算举例。
例、有一质量为500g的铜制水壶,里面装满了2kg100℃的水,当温度下降到30℃时,共放出多少热量?(读者自己思考,比较简单。)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