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药学院办学指导思想
在本科教学层面,中山大学药学院秉持其办学理念,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研究型综合性"的教学模式,以及"发散—收敛—整合—创新"的方法。这一理念体现在新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中,赋予了药学专业独特的教育特色。药学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显著提升,体现在招生规模的扩大、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实验室设施的加强以及实践与生产实习的强化等多个方面。
在科研工作上,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药学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项指标名列前茅。在2003年,学院获得了37项科研项目,总金额达1604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2项、经费1399万元,横向项目25项、经费205万元。凭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地理优势,学院积极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与全球多国及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网络,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发展。
药学院的长远目标是,以创新药物研究为核心,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技术平台。通过整合学校的资源,药学院致力于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特别是在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特别是致力于培养一支能推动药物(新药)研究、开发与评价的专业团队,以及为广东省和全国输送药学人才,使之成为重要的药物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心。
扩展资料
中山大学药学院是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合并后于2002年6月成立的第一个新学院。药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要求自身。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教授担任药学院名誉院长,他对未来的定位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成为中国一流的药学院”。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一直致力于学科建设,积极引进各类教学和科研人才,加强各种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努力营造学院文化。如今,药学院已逐步成为广东省和全国的药物(新药)研究、开发与评价中心及药学人才培养基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