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句话十分经典,出自道家《老子》一书。理解这句话,这里面向大众,不宜太学术,那我们就落地来说说它的精妙内涵吧。什么才算是“学到”?我依稀记得以前老师对我说,读书一开始是越读越厚,然后才是越读越薄。或许这么个过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句话十分经典,出自道家《老子》一书。理解这句话,这里面向大众,不宜太学术,那我们就落地来说说它的精妙内涵吧。

什么才算是“学到”?我依稀记得以前老师对我说,读书一开始是越读越厚,然后才是越读越薄。或许这么个过程,我们也可以当作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一个过程。

真正的"学到",在于运用知识时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知识不是外在的条框,没有约束自己的意味。自己行为符合“要求”,不是因为别人对自己有“要求”,而是这种“要求”与自己合二为一,自己合理言行,不过自然而为罢了。

理解得浅显些,“为学日益”大抵是“口服心可能不服”的状态,“为道日损”大抵便是表里如一的状态,而“无为”则暗含无“伪装”之意。当然,在修养心性方面,老子这段话还有更精妙的解读,这里不作过多发挥。

1、“为学日益”是学习的第一阶段

我们知道,我们修习知识,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认同的过程。而我们学习的第一阶段,可能停留在从认识到理解的阶段。

“为学日益”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积累知识,但是我们可能并没有打心底去接纳这些“知识”,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理解“知识”,继而能上升到下一个“为学日损”的阶段。这种时候,知识与学习主体本身,虽然建立了“认知”关系,但是因为缺乏“认可”,知识还是外在的存在,并且越学越多。

2、从理解到认同,是一个减少的过程

而从“理解”到“认同”,我们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将外在知识消化理解成自己一部分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学习主体认识但尚未吸收的知识的来说,是一个“减”的过程。

外在的知识不断减少,变成内在的认知,这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是质的飞跃,也是老子所说的“为学习日损”阶段。

3、减损的效果,是“无为”

道家的“无为”很有意思,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讲求心境上的“顺”,颇有一股“从心所欲”但却不“伤人害己”的逍遥和高明。

而“为学日益,味道日损”的最后结果,就是让最初“所学”,成为自己打心底认同的“存在”,以至于自己去“顺势而为”的时候,无“强迫”之意,归于“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由此可见,老子确实“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中的“损的智慧”确实高明。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1/2/1041342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