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丹青复寄予”的出处是哪里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1
“谁写丹青复寄予”出自宋代强至的《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谁写丹青复寄予”全诗《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宋代 强至人悦禅翁巧结庐,更营飞阁取幽虚。溪山雨后翠欲活,棂槛风来清有馀。龙象几年成佛界,猨猱深夜杂僧居。还如梦得闻涵碧,谁写丹青复寄予。《寄题殊公

“谁写丹青复寄予”出自宋代强至的《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

“谁写丹青复寄予”全诗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

宋代 强至

人悦禅翁巧结庐,更营飞阁取幽虚。

溪山雨后翠欲活,棂槛风来清有馀。

龙象几年成佛界,猨猱深夜杂僧居。

还如梦得闻涵碧,谁写丹青复寄予。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强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本诗以描绘禅宗僧侣殊公禅老所居住的黄云阁为主题,表达了对禅宗境界和山水景色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

人们喜爱禅宗的老僧侣,巧妙地建造庐舍,

更修建飞阁以寻求幽静与虚无。

溪山在雨后变得翠绿欲滴,

窗棂上的风吹过,清新而宜人。

龙象经过多年修行,达到了佛教的境界,

猿猴们深夜中与僧侣一同居住。

就像是在梦中听到了涵碧的声音,

谁能用笔墨将这一切再次寄托于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殊公禅老所居住的黄云阁,展现了禅宗的境界和自然山水的美妙之处。诗人以禅宗僧侣的智慧和巧思来构建庐舍和飞阁,表现了他们对于追求幽静与虚无的不懈追求。在雨后,溪山变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窗棂上的风吹过,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这些景色与禅宗修行的境界相呼应,使人对禅宗的境界和自然山水的美感产生共鸣。

诗词中提到的龙象,指的是通过多年修行,达到了佛教的境界。猿猴们深夜中与僧侣一同居住,显示了禅宗僧侣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境界和自然景色的向往,希望能够再次以笔墨将这些美好寄托于他。

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强至对禅宗境界和自然山水的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他以巧妙的笔触描绘了禅宗僧侣的庐舍和飞阁,以及山水雨后的清新景致,展示了禅宗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禅宗境界的敬仰和赞美,又展示了对自然山水美感的追求和思考,给人以宁静、深思的感受。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1/2/104131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