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各系概况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1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是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始建于1958年的无线电系发展而来。该系在1993年获得电路与系统硕士点,2003年获得电路与系统博士点、物理电子学硕士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授权点,2005年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是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始建于1958年的无线电系发展而来。该系在1993年获得电路与系统硕士点,2003年获得电路与系统博士点、物理电子学硕士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授权点,2005年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该系拥有一支由28名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其中包括6名教授,3名博士生导师,16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以及2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其中,戴瑜兴、刘宏立、王玲和郑善贤是该系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他们在数字化系统设计理论及应用、现代网络监控技术、现代通信理论及应用、现代电路与系统理论及应用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方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研究机会。本科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旨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高级电子信息工程科技人才。学生将学习包括电路、电路测试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在内的主干课程,并在毕业后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同时,研究生教育也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现代通信理论等方向,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造和专业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在数字化电源设计理论及应用、数字化社区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网络监控技术、数字化电能质量监控技术、无线通信和软件无线电技术、嵌入式系统研究及在通信中的应用、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融合处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生的科研训练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是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自动化系主任李树涛教授领导。该系设有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本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控制工程工程硕士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系教师38人,其中包括9名博士生导师、15名教授、15名副教授、8名讲师,以及3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主要学科带头人为童调生教授、彭永进教授、王耀南教授、章兢教授、彭楚武教授、罗安教授、滕召胜教授、李树涛教授、梁先宇教授。自动化系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方向覆盖面宽,涵盖了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复杂系统计算机控制、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复杂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及装备、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系统与技术、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电气工程系是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又一核心组成部分,由系主任李欣然教授领导。该系成立于1998年,由电机、电力教研室合并而成,目前有48名教师,其中包括2名工程院院士(双聘),1名长江学者,2名“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3名教授,15名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以及4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电气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系统分析控制及其仿真建模、电压稳定与电压无功控制、配电网络故障诊断等。该系拥有多个实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基地、电工电子训练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研究机会。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各自在各自领域内拥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教育和科研训练,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些系通过不断的研究创新和教育实践,推动了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起源可追溯到1921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的电机科。1926年湖南大学定名时,电机科改为电机系。1953年电机系被调整到华中工学院,1958年恢复。1980年电机系与电子工程系合并为电气工程系,1999年成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该院有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仪器科学系、电工电子技术系和1个实验中心。全院教职工160多人,学院拥有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在籍研究生、本科生近3000人。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1/2/103463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