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资料(推荐3篇)
海洋化学,作为海洋科学的核心之一,研究海洋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转移、循环规律及其在开发利用中的化学问题。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含盐量高达5亿亿吨,其中蕴含丰富、稀有的元素。
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每年,全球从海洋中提取的淡水、食盐、镁及氧化镁、溴等资源产值高达6亿多美元。海水淡化已成为获得淡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在面临严重水荒、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节约用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大量利用海水已成为解决淡水缺乏的主要途径。
目前,海水直接利用是用海水替代淡水作为工业和生活用水。随着海洋生物污损防治技术的提高和耐腐蚀材料的发展,沿海城市的工业冷却水将更多采用海水。海水冲厕也得到推广。海水淡化是重点,预计未来每个岛屿或沿海城市都将建有海水淡化工厂,采用蒸馏法和反渗透技术制取淡水。预计到21世纪中叶,海洋将提供全球1/5以上的水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如食盐等,可从海水中开发。海洋化学专业研究方向多样,包括海洋物理化学、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资源化学等。专业培养目标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毕业生就业前景广泛,主要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海洋工程等工作。
联合国将每年6月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以关注海洋环境和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海洋覆盖地球近四分之三,是维持生命的关键。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海洋和沿海生物,海洋和沿海资源及产业市场价值每年达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5%左右。同时,海洋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缓冲全球变暖影响。
然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包括过度捕捞、污染、海洋酸化、不可持续的沿海开发和资源开采等。全球约40%的海洋被认为受人类活动“严重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呼吁改变对海洋资源和沿海地区的认识、管理和使用方式,依靠科学制定可持续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和海岸政策。海洋保护关乎人类福祉和地球未来,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应携手合作,确保海洋得到妥善保护。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通过,1994年生效,为海洋活动提供法律框架,对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指导和裁决作用,为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