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哪些研究生导师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有:
1、生物系,叶辉、肖蘅、虞泓、陈新文、丁开宇、侯春、胡建生、胡俊杰、罗静、余泽芬、张汉波。
2、生物技术系,肖春杰、陈穗云、胡卫红、李宗菊、刘飞虎、谭德勇、杨明挚、俞海菁、郑冰蓉。
3、生态学系(生态学及地植物学研究所),和兆荣、陆树刚、欧晓昆、彭明春、苏文华、王崇云 吴兆录、杨树华、张智英。
4、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研究所),段昌群、常学秀、和树庄、张国盛、李俊梅。
5、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张克勤、张亚平、赵之伟、黄晓玮、季星来、李国红、刘亚君、柳树群、莫明和、牛雪梅、乔敏、于黎、张乐民、杨金奎、邹成刚。
6、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崔晓龙、李文均、鲁涛、王兴红、文孟良、陈有为、吴少华、李铭刚、李绍兰、徐丽华、杨丽源。
7、现代生物研究所,曹槐。
8、 校内合作指导教师(所在单位/依托专业),何大明(自然科学研究院/跨境生态)、孙佩石(工程研究院/生态学)、冯彦(自然科学研究院/跨境生态)、胡金明(自然科学研究院/跨境生态)、柳江(工程研究院/跨境生态)。
9、校外合作指导教师(所在单位/挂靠专业),叶燎原(云南省政府/灾害与环境)、黄兴奇(云南省农科院/植物学)、孙茂林(云南省农科院/植物学)、陶大云(云南省农科院/植物学)、曾亚文(云南省农科院/植物学)、杨良(云南省环境监测站/生态学)。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轫于1937年,其前身为云南大学植物学系。1938年,云南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教授基于云南独特的生物资源、生态环境、开展生物学研究之便利条件以及学术影响,改植物学系为生物系,凡历60余年。1997年,云大生物学和化学学科结合,组建为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2002年4月生物学科重建为生命科学学院。目前,生命科学学院拥有馆藏丰富的动、植物标本馆,成立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野外实践基地”等,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优异而独特的条件和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