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两财一贸的终极对比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31
一、本科升学三校中,中央财经大学在校生规模最大,本科生规模约为上财、贸大1.25倍。性别分布上,贸大男:女比例最低,中财次之,上财最高。学历分布方面,上财博士比例最高,贸大硕士比例最高,中财本科比例最高。本地生源比例上,上财最高,贸大次之,中财最低。本科平均招

一、本科升学

三校中,中央财经大学在校生规模最大,本科生规模约为上财、贸大1.25倍。性别分布上,贸大男:女比例最低,中财次之,上财最高。学历分布方面,上财博士比例最高,贸大硕士比例最高,中财本科比例最高。本地生源比例上,上财最高,贸大次之,中财最低。本科平均招生人数中,中财最高,其次为贸大,上财最低。

二、学科评估及双一流

在经济学门类中,中财A+,位列全国第1,上财、贸大A,全国第4。中财为应用经济学双一流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上财、贸大均为A,全国第5,中财A-,全国13。统计学中,上财A-,全国第7,中财、贸大B+,全国13。法学中,贸大A-,全国第8,中财、上财B,全国29。外语类中,贸大A-,全国第9。

三、就业

就业率上,贸大最高,中财次之,上财最低。人均OFFER数量中,中财最多,贸大次之,上财最少。留京/沪率上,上财最高,贸大次之,中财最低。

四、金融就业

中财金融就业占比最高,上财次之,贸大最低。在非银机构就业中,上财占比略高,中财次之,贸大最低。会计行业就业上,上财占比最高,中财次之,贸大最低。

五、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中财就业倾向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上财倾向于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贸大就业数据不全。

六、就业薪酬

两财一贸毕业生薪酬水平稳定全国前15,三校之间工资差异微小。

七、金融及非金融类中央部委机关

两财一贸进入金融及非金融类中央部委人数整体不算多,中财、贸大较为接近,上财最少。中财、贸大在部分数据上略高,但基数较小,不能反映大多数毕业生就业质量。

八、名校定向选调

中财在定向选调入围省市数量最多,上财、贸大入围率较低。中财在71%省市等同于985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进入定向选调,上财、贸大在50%省市等同于985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进入定向选调。

九、就业竞争激烈程度-京VS沪

北京地区名校就业倾向于全国通吃,上海地区名校就业倾向于立足本土。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留沪率远高于北京,导致上海金融就业市场内卷高于北京。北京地区优于中财、贸大,上海地区优于上财。

总结:中财在经济学门类、就业和定向选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上财在统计学和管理学门类以及就业方面表现良好,贸大在金融就业和部分定向选调方面表现突出。总体来看,两财一贸在就业、学科评估和定向选调方面均表现优秀,但各有侧重,具体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学校特色。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31/2/101654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