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
一个炙热的夏季,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一次无私的付出,在炎炎夏日,唱响了心中激昂的旋律,为这片炽热的土地播撒了温情的雨露,滋养了麻阳这片土地。我,一个性格开朗、积极上进、不怕困难、不怕劳累、不怕辛苦的人,有足够的信念相信,这次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会铭刻在我的心中,直至永恒!那时,烈日无法消磨我澎湃的热情,无法抵挡我如火的激情,疲惫无法驱散我激荡的豪情。用笑来掩饰劳累,用歌声感动烈日,让青春在奉献中翱翔。当身着学校发放的三下乡服装,手持队旗,激情洋溢地参加出征仪式时,激动人心的会场让我坚信,无论多么辛苦,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麻阳的日子里,每天都被工作塞得满满的,白天与队友们一起行动,晚上回来进行总结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睡觉,经历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回来之后,我开始梳理自己的思想,发现这一路的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在三下乡的全程中,我秉持求真、务实、创新、乐善的原则,具体情况如下:
一、思想上,周密规划,全面策划,全力以赴。
将思想作为前进的动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导老师曾说过,“三下乡”是全国各大中专院校长期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年都会为此投入不少的经费,目的是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历史责任感,因此我们要以创新和改革的精神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确保活动的成功,实现下乡的最大价值。杨若邻老师的话语,为我们的准备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在下乡过程中也一直铭记在心。我必须拿出愚公的毅力、精卫的意愿,在三下乡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中身体力行,全心调研,全情服务,服务“三农”。
二、行动上,倾注真情,热心帮扶。
开展社会调查,通过走进社区,深入了解到社区市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尤其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为了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村民的具体情况,我们走访了村里的每家每户,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人座谈、交流记录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了解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体验农村生活,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调研课题《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新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以麻阳县吕家坪镇木江溪村为例》(附后),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与配合。最后,这份调研课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五天的下乡活动,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各项活动开展得成功,最后我说得我的喉咙都沙哑了!
由于我们队中的人都没有过“三下乡”的实践经验,我将精心准备、全力以赴作为搞好这次活动的第一步。利用在学校的简短几天时间,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同学请教、上网查找相关信息、集思广益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做好准备工作。制作了几个标语横幅、复印了xx年志愿者服务队中的一份子,成为队伍中的一员,对能够参加这次活动并在活动中尽自己所学而感到一份特别的骄傲和自豪。然而,同时令我感到焦虑的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落实问题。
最重要的是农民并没有真正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农民普遍反映,国家的许多惠民政策很振奋人心,但在实际中,农民得到的实惠并不多,相反,农民由于进行新农村建设相对增加了一些负担。例如,在怀化市麻阳县锦和镇锦州村和吕家坪镇木江溪村等村,我们发现,尽管水泥路“家家通”,但这主要是农民自己先掏腰包把村里路基路面达标,然后有关上面的有关部门才给修拨一定的款,而且修路的钱主要花的是农民的,到最后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
再者,尽管国家提高了粮价,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由于生产资料的涨价,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花了很大的精力却没有好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从而选择种一季稻,使本来有限的耕地资源再一次遭到浪费。这些问题让我对憧憬的美好新农村感到焦虑不安。作为政法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去帮助他们,将我们系部的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及相关求助途径告诉他们,及时解决他们相关的法律问题,维护好农民自身的利益,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快完善我们的法律,使农民的法律更加健全。
从政府角度,应尽快让农民从政策落实和资金投入上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变化,尤其是从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条件改善等方面让农民尽快得到实惠,进而调动积极性,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希望有关部门多了解农民的需求,根据农民的需求制定具体的新农村建设活动,让农民认识到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实际意义和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
广大农民对新农村政策普遍不了解。农民对新农村政策只是知道大概,不了解详细情况,知道的大概情况主要是从电视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我们调研的四个村子里,还没有村民委员会主动为国家宣传相关政策。很多新农村配套的措施农民并不知道,村干部自己也有许多不知道,如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等,具体规定他们一点也不知道。这种政策和规定的不透明性不利于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也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和农民对新农村政策的误解。
这启示了我们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要加大发展基层组织的力度,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确保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扩大基层自治,确保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村民自治等同于村民选举,重要的要立足于乡村土壤,培育公民社会,如各种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社区组织、互助组织等。这些组织通常是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主性、志愿性,在农村管理中,发挥这些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
在这次下乡的四个村里,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吕家坪镇木江溪村的基层组织。他们单独建立一个村民自治组织的场所,在这个基层机构中,有马克思、恩格斯等伟人的照片,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等,这些让村民深刻了解和感悟农村的发展动态。木江溪村更可贵的是他们成立了一个“普法夜校”,对农民进行普法宣传。这些可以说是走在其他农村的前面。从他们的经验中,我们应该全面建设新农村,第一要村务公开,干部要以身作则,处理好与上级政府的关系;其次,加大村办企业建设,自己努力筹备资金;最后,依托国家的支持,具体落实每项新农村政策。相信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即将不远实现。
总之,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从这次的下乡活动来看,我们大学生依然需要努力学习好自身的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分析处理问题,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的踏出校园奉献社会做好准备。即使我是来自农村,但热衷于农村问题还是第一次,并且深入思考农村问题。通过走访一些乡村和一些来自基层老百姓的直接社会调查活动,我们感触良多。这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充实了自己的人生。几天的实践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在实践活动期间,有苦有喜,有累有笑。正如我们的队员所说的:“累过笑过才会有收获,因为痛才会清晰,累并快乐着。”我想,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真的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综观这一路走来,活跃在其中的一个词就是“感动”。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气贯如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三下乡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了。农村是青年学子成长的丰厚沃土和生动课堂。我们要尽自己的努力,用我们的所学为农民真诚服务,真正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暑期“三下乡”活动恰好为我们青年学子搭建了一个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增强本领的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文明“三下乡”使者所到之处,科学圣火熊熊燃起,道德新风温暖人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期待着下一次的出征。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