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眼” | 一文了解卫星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作为从遥远太空感知地球的科技手段,其应用范围广泛,从航天、航空到地面,不一而足。它通过电子扫描或光学摄影,借助人造卫星上的科学仪器,实现对地球的不接触观测与监控,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遥感技术的神奇之处在于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包括空间、波谱、时相和经济特性,使得我们能够以宏观视角,从视野辽阔的视角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
遥感技术的分类多样,按遥感平台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按遥感媒介可分为电磁波遥感、声波遥感、力场遥感和地震波遥感;按辐射源可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按成像方式可分为摄影遥感和扫描遥感。这些分类方式体现了遥感技术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遥感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特性、波谱特性、时相特性、经济特性和数字处理特性上。其空间特性在于探测范围大,视野广阔,具有宏观特性;波谱特性在于信息丰富,探测波段覆盖广泛,扩展了人体感官功能;时相特性在于周期短,高速度,周期性重复成像,收集资料方便,不受地形限制;经济特性在于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一次成像,多方受益;数字处理特性则使其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实现了多元信息的复合。
遥感技术的系统构成包括地物电磁辐射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存储直至分析与解译。空间信息收集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和遥感平台组成,传感器是收集、记录地物电磁辐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接收站的设备,遥感平台则是装载传感器的设备。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则负责接收、处理、存贮、分发和应用开发工作。
中国已建立了以卫星遥感技术和综合性大型平台技术为基础的全球对地观测体系,实现了全天时、近实时、稳定运行的资源观测和灾害监测,具备在轨遥感数据的自主获取、筛选、对比、处理能力。随着国家对月球和火星的探索计划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关于宇宙奥秘的发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