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增强抗凝血酶Ⅲ抗凝作用的物质是()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30
【答案】:A解析:抗凝血酶(抗凝血酶Ⅲ)由肝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能与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的凝血酶、FⅨa、FⅩa、FⅪ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肝素是由肥大细胞和噬碱性粒细胞产生的一种酸性黏多糖,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但在缺乏抗凝血酶的条件下,肝
【答案】:A
解析:
抗凝血酶(抗凝血酶Ⅲ)由肝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能与内源性凝血途径产生的凝血酶、FⅨa、FⅩa、FⅪ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其活性。肝素是由肥大细胞和噬碱性粒细胞产生的一种酸性黏多糖,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但在缺乏抗凝血酶的条件下,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弱,肝素(A对)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而间接发挥抗凝作用。蛋白质C(B错)可水解灭活FⅧa和FⅤa,抑制FⅩ和凝血酶原的激活,而发挥抗凝作用。凝血酶调制素(C错)是凝血酶激活蛋白质C的辅助因子,它使凝血酶激活蛋白质C的速度提高1000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D错)是体内主要生理性抗凝物质,与FⅩa结合后抑制F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的活性。α2-巨球蛋白(E错)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含金量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