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历史沿革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8
1. 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始于1998年,旨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建设国家知识创新基地。2. 在天文学界的共同努力下,天文基地被确定为首批评审的知识创新基地之一。3. 当时的天文学研究布局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属下的五台三站一中心。4. 五台指的是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

1. 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始于1998年,旨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建设国家知识创新基地。

2. 在天文学界的共同努力下,天文基地被确定为首批评审的知识创新基地之一。

3. 当时的天文学研究布局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属下的五台三站一中心。

4. 五台指的是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陕西天文台。

5. 三站包括乌鲁木齐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和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

6. 一中心指的是南京天文仪器中心。

7. 1999年4月16日,中国科学院决定组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以统筹天文学科的发展布局。

8. 国家天文观测中心负责宏观协调和指导科研工作,并在各天文台站及与大学联合的中心进行管理和实施。

9. 2000年末,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天文台和若干天文研究机构,组成中国科学院天文研究新体系。

10. 1999年4月23日,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北京天文台为总部)成立并举行相关仪式。

11. 艾国祥被任命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主任,汪景琇、王宜、杨福民、严俊和罗国权被任命为副主任。

12. 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确定了九大研究领域,并支持了五大观测基地和创新研究团组。

13. 该中心还组织了首席研究员和研究员的招聘,并开始了“十大天文科技进展”的评选。

14. 到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基础设施已建立完毕。

15. 2001年3月27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了中国科学院的请示,同意成立国家天文台。

16. 该批复涉及北京天文台与其他几个天文机构的整合,以及陕西天文台的更名。

17. 2001年4月2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成立国家天文台,作为直属事业单位,与研究所同等级别。

18. 国家天文台组建后,原北京天文台融入新机构,而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保留了独立法人资格。

19.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而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被撤销,其编制划转至广州能源研究所。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8/2/98268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