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M-BP模型
IS-LM-BP模型,全称为开放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它是对IS-LM模型的扩展。在模型中,y表示实际GDP,r为实际利率水平,M为实际货币供给量,e为实际汇率。
IS曲线,全称为国内商品市场供需均衡曲线,表示开放条件下国内商品市场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一一对应关系。IS曲线通常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当利率上升时,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降低,导致实际收入减少以维持供需平衡。财政扩张或本币实际汇率贬值会导致实际总吸收增加,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亦然。
LM曲线,表示开放条件下国内货币市场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一一对应关系。LM曲线通常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当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提高,为了维持货币市场的供需平衡,利率上升。货币扩张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货币紧缩则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P曲线,又称国际收支平衡曲线,表示开放条件下国际收支实现平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一一对应关系。BP曲线通常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随着收入的增加,进口相应增加,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利率需要提高。BP曲线的倾斜程度取决于国内外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弹性越大,BP曲线越水平;弹性越小,BP曲线越陡峭。
开放经济下内外一致均衡与失衡的状态分析,当IS-LM-BP模型中的三条曲线交于一点时,整个象限被分割成六个区域,这些区域内的点分别对应着六种不同的全面失衡状态。开放经济的六种全面失衡状态根据BP曲线相对于LM曲线的陡峭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分。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当本币实际贬值,净出口改善,收入增加,BP曲线向右移动;当本币实际升值,BP曲线向左移动。资本有限流动时,BP曲线倾斜。资本完全流动时,BP曲线水平,本国实际利率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BP曲线上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下方表示逆差。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