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1、大小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完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的变化,其知觉映象仍按实际大小知觉的特征。根据光学原理,同样一个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随观察者距离的改变而变化,距离越远,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小。反之,距离越近,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大。
人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尽管观察距离不同,但形成的知觉大小都与物体实际大小相近,这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以及对观察者距离等刺激条件条件的主观加工造成的,也为学习和实践的结果。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个体学会了把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因素考虑在内,当自己处于不同距离位置知觉同一物体大小时,知觉的结果经常是一致的。
2、形状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是指个体在观察熟悉物体时,当其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在视网膜的影象发生改变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如在观察一本书时,不管你从正上方看还是从斜上方看,看起来都是长方形的。如下图所示,在不同角度观察一扇门时,门从完全关闭到完全打开的过程。
3、明度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是指当照明条件改变时,人知觉到的物体的相对明度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如将黑、白两匹布,一半置于亮处,一半置于暗处,虽然每匹布的两半部分亮度存在差异,但个体仍把它知觉为是一匹黑布或一匹白布,而不会知觉为是两段明暗不同的布料。
4、颜色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是指个体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一面红旗,不管在白天或晚上,在路灯下或阳光下,在红光照射下或黄光照射下,人都会把它知觉为红色。从物理特性和生理角度看,当色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由于色光混合原理的作用,其色调会发生变化,但人对物体颜色的知觉并不受照射到物体表面色光的影响,仍把物体知觉为其固有的颜色。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体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周围的世界在不停的变化,向人类的知觉系统输送的刺激信息也在不停的改变,人类看到的事物有时近,有时远,有时在正前方,有时在两侧,有时在阳光下,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知觉恒常性可以帮助人类保持对事物的正确知觉。
知觉的恒常性,是个体知觉客观事物的重要知觉特征,它在视知觉中表现比较明显。知觉的恒常性的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