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转调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8
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转调概念在现代乐学理论中是一个基本概念,但其定义在各类专著和教科书中存在混乱。"调式交替"和"交替调式",以及"转调"这三个术语,虽然在一些书籍中被用来表述同一问题,但其定义和内涵却各有差异,导致教学和学科构建中产生困扰。谢功成等人的《和声学基础

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转调概念在现代乐学理论中是一个基本概念,但其定义在各类专著和教科书中存在混乱。"调式交替"和"交替调式",以及"转调"这三个术语,虽然在一些书籍中被用来表述同一问题,但其定义和内涵却各有差异,导致教学和学科构建中产生困扰。

谢功成等人的《和声学基础教程》定义“调式交替”为在同宫系统内调式中心的转移,而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则提到“交替调式”是调式体系中两个调式主音并重。缪天瑞的《基本乐理》区分了“同宫调式转调”和“其他调式转调”。不同的专著对同一概念使用不同术语,形成了混乱的局面。

理论界对于“调式交替”和“交替调式”的理解并不一致。一种理论认为,旋律在1音高不变时的调式转移形成交替调式,而另一种则强调主音和音列的转换。第三种理论则区分了同音列、同主音和不同主音不同音列的交替调式。这些理论观点之间的区别和界限并不明确,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

在实际的中国民族音乐中,同宫系统的调式转换被称为“调式交替”,这与西方的转调概念不同,反映了中国音乐的独特性。对于曲调结构的理解,应以同宫系统内的转换为主,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划分。至于一些理论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如调式相同还称为交替,表明这些理论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澄清。

总的来说,关于“调式交替”的定义和理解,需要进一步的统一和规范,以消除混乱,促进音乐教学和学科的发展。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应结合中国音乐的传统特点,对不同理论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得出更为准确和一致的理解。

扩展资料

音乐进行中,脱离原来的调性而进入另一调性称转调。转调是通过合理的和声进行来完成的。所进入的新调称副调。副调必须得到巩固(属、主音均出现,并作完全收束),转调方才完成。否则称为离调。转调可以改变调号或不改变调号;可以改变调式或不改变调式。转调的方法与类型有许多种,如同音列转调、同主音转调、近关系转调、远关系转调、自然和弦转调、等音和弦转调、逐渐转调、突然转调、换调等。转调是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能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8/2/95500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