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相位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8
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

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一般使校正环节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新的穿越频率点。

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虽然CPU的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

扩展资料:

常用方法:

时钟频率

即主频(也就是常听到CPU主频2.81GHz等),通常主频越高,速度越快。但只能够在相同体系结构的机器上进行比较。对于异构系统而言,很难保证其有效性。

指令执行速度

在早期,我们经常使用每次执行的加法指令(由于当时各种指令的速度大致相同或等比例)总数作为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单位为KIPS(每秒千条指令)、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

等效指令法

随着时间指令系统的发展,使用单种指令的MIPS值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后来就出现了改进的吉普森混合指令速度法。它通过统计各类指令在程序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折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性能评价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8/2/95447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