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的校园环境怎么样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8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常州大学校园环境常州大学(Jiangsu University)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

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

常州大学校园环境

常州大学(Jiangsu University)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前身为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49年,1955年更名为常州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与原常州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常州大学。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3000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0000人。其中本科生260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000多人;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80多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0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

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本科专业51个,拥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一、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近1500人。

二、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全面实施“3+1”、“2+2”和“3+3”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创业教育计划”和“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计划”。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9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江苏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国内外多家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近500项,科研经费过亿元。

学校获批建设了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个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个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4个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和1个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

四、社会服务

学校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开展科技服务,在国家及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我校承担项目数和经费数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近三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投入6.93亿元,其中社会服务经费达3.34亿元。学校与省内外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成果转化工作。近三年来,共获得国家、省和市科技进步奖7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40余项。学校还与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一批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协同创新中心,并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

五、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经世致用”的办学传统,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显著社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8/2/94917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