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8
概念作为思维的基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认识。它区分了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决定着事物的类别,而非本质特征则相对次要。概念形成是个体通过经验学习,识别事物共性特征的过程,如布鲁纳等人强调的通过假设与验证来构建概念。形成策略多样,如布鲁纳提出的保守性

概念作为思维的基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认识。它区分了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决定着事物的类别,而非本质特征则相对次要。概念形成是个体通过经验学习,识别事物共性特征的过程,如布鲁纳等人强调的通过假设与验证来构建概念。

形成策略多样,如布鲁纳提出的保守性聚焦与冒险性聚焦,分别强调个体在探索时的谨慎与尝试。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描绘了概念网络的结构,前者强调层次关系,后者涉及概念间的联系强度。特征表理论则区分了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原型模型则强调原型在自然概念中的重要性。

概念形成分为抽象化、类化和辨别三个阶段,涉及对事物属性的识别、归类和差异认知。人工概念的形成途径包括通过假设检验、内隐学习、样例学习和社会实践。概念的种类繁多,如具体与抽象、合取析取关系、自然与人工、前科学与科学等,每个类别都有其特定的形成特点和内涵外延。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8/2/94850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