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历史沿革
苏州大学的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起源于2008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个重要的学院的合并。这个学院的成立,是基于1912年由张謇先生和其兄张詧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该校于1957年迁至苏州沧浪亭,改名为苏州医学院,最终在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一部分。
苏州大学的医学教育传统深厚,早在1912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就奠定了基础。而在生命科学领域,其教育源流同样悠久。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创建于1903年,最初由史量才先生在上海创立的上海女子桑业学堂发展而来,1912年迁至浒墅关,直至1995年被并入苏州大学,其生物学专业和生物技术系为现今的生命科学教育贡献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同时,东吴大学的生物学系,创建于1900年,也对苏州大学的生命科学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因此,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的成立,不仅集合了丰富的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资源,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教育传统,致力于前沿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扩展资料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畔,2008年初由基础医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下设14个系,8个校级研究院(所)。学院负责基础医学、生物学、畜牧学以及生态学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含自主设立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3个(2012年数据)。学院拥有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4个。同时,学院积极参与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1个、共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