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先秦两汉学术文化的嬗变怎样影响了文论的演变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7
先秦两汉时期,中国的学术文化经历了从礼乐文化到诸子文化,再到经学文化的嬗变,这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礼乐文化时期,文论以《诗经》《书经》为中心,强调经文义理的探讨和礼乐的修养,形成了初步的经注和音义理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诗经》的《毛诗注》和《礼记》的《

先秦两汉时期,中国的学术文化经历了从礼乐文化到诸子文化,再到经学文化的嬗变,这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礼乐文化时期,文论以《诗经》《书经》为中心,强调经文义理的探讨和礼乐的修养,形成了初步的经注和音义理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诗经》的《毛诗注》和《礼记》的《仪礼注》。

诸子文化兴起后,以各家学说为根据,文论也分化为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不同流派。如《荀子》提出"文必基于礼"的观点,《韩非子》强调实用的文学主张。这显示了文论受诸子思想影响的 plural 化特征。

经学文化兴起后,以《诗》《书》《礼》《易》《春秋》为正统,文论也以经学方法为主流。如东汉刘歆提出的五经判义学说,主张应以《诗》《书》《礼》《易》《春秋》互为注释。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许慎的《说文解字》等。

所以,从整体看,文论的发展呈现从注重礼乐精神到被诸子思想多元影响,再到以经学为主流的历史过程。这也显示了先秦两汉学术文化变迁的痕迹,并与其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形成和演变。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7/2/94025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