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与内容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7
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深入探究珍稀濒危动物的濒危原因与拯救策略。实验室立足于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基石,以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为研究核心,采用综合研究手段,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1. 动物行为与适应性:实验室深入研究动物的
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深入探究珍稀濒危动物的濒危原因与拯救策略。实验室立足于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基石,以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为研究核心,采用综合研究手段,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动物行为与适应性:实验室深入研究动物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化过程,以及动物如何通过行为对策适应环境变化,探讨行为适应的进化适合度。
2. 生态学机制:实验室重点关注环境破碎化及各类环境压力(如人类活动、污染和疾病等)对动物种群生存的影响,分析动物受威胁的格局,评估物种的灭绝风险,揭示种群衰退和濒危背后的生态学原理。
3. 遗传学机制:实验室研究动物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探究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揭示导致动物种群衰退和濒危的遗传学机制,为保护动物的进化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4. 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实验室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协助政府部门制定野生动物资源管理方案,提出保护濒危动物的有效措施,确保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的安全,支持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扩展资料
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前身是由动物生态学家寿振黄教授和夏武平教授在1962年创建的动物生态研究室。1994年由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迅猛发展,动物研究所成立了保护生物学研究室。1997年6月,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战略需求,由动物生态研究室与保护生物学研究室合并为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任主任魏辅文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伊春有研究生考场吗
下一篇:一建的考试地点在四川哪些城市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