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官学分为哪几个系统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7
1、国子学:隋文帝时中央官学初称国子寺,隶属于太常寺国子寺的教育行政长官是国子祭酒,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随着国子寺规模的扩大,很多地方限制国子寺的发展。所以国子寺改为国子学。炀帝大业三年时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2、太学:太
1、国子学:
隋文帝时中央官学初称国子寺,隶属于太常寺国子寺的教育行政长官是国子祭酒,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随着国子寺规模的扩大,很多地方限制国子寺的发展。所以国子寺改为国子学。炀帝大业三年时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
2、太学:
太学与国子学不同,国子学的生源是贵族及高官子弟。而太学的生源门第低于国子学。以教授五经为主要内容。
3、四门学
隋朝沿置,博士、助教各五员,学生三百六十人。文帝开皇十三年(593)罢。唐复置,隶国子监,设士、助教各六人,直讲四人,学生一千三百人,五百人为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八百人为庶人子弟之俊异者。宋亦曾置。亦称“四门馆”。
4、书学
隋代创国子监的同时,还创设了书学。是培养书法人才的专门学校,招生对象也是庶族子弟。教授内容是汉字的“六书八体”
5、算学
隋代创设。培养天文。历法、财务、工程的专业人才,一算学专属为主要内容。
6、国子监:
唐代的中央官学以国子监为最典型的代表。唐承隋制,形成相当完备的学制系统。把国子学从太常寺中脱离,改为国子监,成为与太常寺平行的独立机构。既是中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又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