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初期时有哪些表现
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初期表现:
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的惨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相应的,在意识形态上必然要引起轰动。
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把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也唤醒了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强烈民族意识,传统的民族意识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战争使人们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鸦片战争时期即为民族思想意识觉醒的开端,国内一些先进的学者开始认识到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主要的代表人物为林则徐和魏源,林则徐在国家危难之时开始正视本国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强,来抵抗西方侵略以求独立的爱国主义主张。后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概括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主张。
扩展资料: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这首一百多年前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一幕。由于外敌入侵,由民众自发形成的义和团运动,展现了百年前中国民众团结御侮的决心。
义和团最初是发源于山东的民间秘密组织,活跃于山东、河南、直隶(今河北)一带,它的活动方式是设立神坛拳厂,通过练习拳棒、传授武艺、散发传单等形式组织群众,进行反清活动,并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晚清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义和团逐渐把矛头指向外来侵略者。
1900年6月10日,英、德、俄、法、美、日、意、奥等国军队,以“救援北京使馆”为借口,在天津组织了一支2000余人、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担任司令的联军,准备沿京津铁路,经廊坊进攻北京。
西摩尔曾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很看不起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加之联军中不少人认为从天津到北京有铁路之便,对一支拥有枪炮的军队来说,很难遇到抵抗。西摩尔甚至对部下说:“这是一趟十分顺利的行军,当天晚上就可以到达北京,与北京公使共进晚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民族意识觉醒——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