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文字是哪种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至6000年前。这种文字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后来被阿卡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和波斯人等民族使用。楔形文字也被称为“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因为其笔画形状类似于钉头或箭头。这些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上,形状呈现出楔状。楔形文字不仅是苏美尔人记录语言的工具,还曾是古代国家间交流的通用书写系统。自19世纪以来,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大量楔形文字的泥版或铭刻,并成功译解,从而催生了亚述学这一研究古史的学科。
中国最早的语言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甲骨文是中国古代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和记录事件。这些文字具有一定的象形特征,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汉字的源头之一。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苏美尔人,使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骨棒或木棒,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因而得名。为了保存这些泥版文献,人们会将其晾干后进行烧制,使其不易被虫蛀或腐烂。尽管如此,这些沉重的泥版也给搬运带来了不便。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特成就,对周边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亚等国家都曾对其进行改造,以便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腓尼基字母的创造也受到了楔形文字的影响。然而,由于其复杂性,楔形文字在公元1世纪后逐渐消亡。
苏美尔人还创造了其他西方文明珍视的遗产,其中之一便是楔形文字。这种文字的产生经历了由图形向符号演化的过程。最初,苏美尔人用图形标记物品,后来发展出用来记录财产和商业交易的规范化的简图。这些书写系统逐渐从象形图画转变为表示抽象概念的符号,并最终形成了音节符号。
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拥有约500种楔形符号,其中许多符号具有多重含义。这一时期,楔形文字不仅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唯一的文字体系,还成为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至今发现的楔形文字文献大多是商业和行政记录,以及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苏美尔人的对话形式通常为两个角色在辩论中互相驳斥,而谚语则提供了明确的观点。例如,一则苏美尔谚语说道:“仆人呆的地方,必有所争吵相伴;理发师呆的地方,必有毁谤传出”。
楔形文字的传播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的火种。苏美尔文明衰亡后,巴比伦王国继承了这一遗产,并对其进行了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