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导师:学术、人品、性格这三个标准,哪一个才是第一位的
考研究生应该怎么选导师呢?一般而言,有三个选择标准,第一,是学术标准;第二,是人品标准;第三,是性格标准。这三个标准之中,哪一个才是第一位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学术
首先,我们来谈谈学术标准。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必须要选择那些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或者说,已经在学术研究上展露锋芒的导师。如果你选择的导师,虽然性格谦和,人品也特别好,但是,在学术上一无所是、没有任何成就,这就意味着,你跟着他读研的2~3年,除了能够顺利拿到一个毕业文凭之外,不可能取得其他方面的成就,这对你在研究生阶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毫无帮助。如果一名导师的学术研究成就丰富,或者说,正处于学术生涯的巅峰,对于学生的成长,必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人品
选择研究生导师,还有一个标准也特别重要,那就是导师的人品。很多人单单只顾及学术性这个标准,却忽略了导师的人品,在读研的过程中,这一个因素,实在是太重要了。选择了一个人品好的研究生导师,他会从各个方面都帮助你,他在教学生涯中一心为公,你的成长会非常快速。但是,如果你选择一个人品不好的导师,虽然说,这种导师仅仅是个别,但是,如果刚刚好你遇上了,这对你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因此,作为考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如果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打听清楚导致的个人情况,尤其是人品。
性格
除了学术性和人品,导师的性格也非常重要,不理解这一点的研究生,在读研阶段,往往会吃大亏。一部分研究生导师,才华横溢不假,学术成果丰富也不假,学习能力强也不假,但是,在性格上太过于特别,其他人很难和他相处。这样的导师,如果你选择了他,你的研究生阶段,可能不会过得特别愉快,甚至经常因为各种情况和导师起冲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愉快相处,如果都不能相处,又怎么能友好合作呢?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性格好一点的导师。
总之,导师的人品、性格和学术研究,对于研究生而言都非常重要。但是,这三个指标之间,究竟应该以哪一个为主呢?小编个人认为,人品第一,性格第二,学术第三。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