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哥清华新传考研|全网都在聊的“异化”理论用好了,论述能提20分| 新传理论03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3
提到异化,可能让人想起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异化。这概念在社会讨论中经常被提及,尤其在抨击资本家对当代打工人的剥削时。异化理论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标志着这个概念与马克思紧密相连。异化最初由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用来描述宗教活动状态的转变

提到异化,可能让人想起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异化。这概念在社会讨论中经常被提及,尤其在抨击资本家对当代打工人的剥削时。异化理论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标志着这个概念与马克思紧密相连。异化最初由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用来描述宗教活动状态的转变,即从随意、散漫进入一种严肃认真的状态,强调不同于正常的状态。

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解释中,强调劳动受资本力量支配,使从事劳动的人丧失主体性。异化是对象化、物化的延伸,由人创造他物,但这些他物反过来束缚了人。随着科技发展,异化现象愈发普遍,新媒介成为其帮凶,异化的概念在当代文科中成为高频用语。

异化理论与传播学密切相关,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将其引入大众文化的领域。他们认为传媒生产的“大众文化”对人有奴役、压迫、束缚的作用,是一种精神枷锁和文化鸦片。异化表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上,以及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联中。

在传播领域,媒介承载信息,影响人们的认知世界。新媒介提高了传播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人的异化,导致人类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异化的表现形式包括交往异化、休闲异化、消费异化、审美异化和思维异化。交往异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媒介化,个体在数字社会中感到愈发孤独。休闲异化中,技术成为异己力量,控制并奴役人。消费异化中,物品的功能性被价值情感消费取代。审美异化中,媒介文化创造出模式化的文化消费者,钝化大众审美想象力。思维异化中,人失去辨别能力,容易顺从现状,媒介内容的娱乐性、趣味性导致人的思维停止。

异化理论表明,当物品的使用偏离其原有的轨道,人的主体性就会被工具挤压。人创造了工具,也创造了对工具的依赖。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性增长导致受众自主的意义空间被媒介的意义空间压缩。媒介内容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导致人的思维停止,这就是思维异化。

综上所述,异化理论在传播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揭示了技术发展对人类主体性的挑战,以及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必要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3/2/90779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