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毕业生赴台湾读硕士学位,有什么利弊
大陆高考落下了帷幕,很多考生在填报完志愿以后,就是焦急的等待一纸通知了。能进入理想的学府固然欣喜,未能如愿以偿也不要气馁。毕竟这是一场千军万马的厮杀。
大陆二本高校VS台湾一般高校?
除了在985和台湾同分数段高校之间徘徊之外,另一种常见的状况是大陆二本考生在面对台湾一般、甚至后半段高校时的艰难取舍。
台湾一般高校的学术水平与师资力量相比大陆二本高校具有明显优势,不少台湾一般高校的教授资历甚至都不逊于大陆985、211高校教师。如果分数上不了大陆重点高校,又希望有较好的学术环境和平台,报考台湾高校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然而,相比大陆二本高校,就读台湾高校需要付出2至3倍的费用,虽然相较欧美仍然性价比较高,但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考生与家长需要结合家庭经济实力做一番考量。
另外,如果无法就读台湾顶尖或一流大学,那么陆生也会比较在意在台就学的一些缺陷。例如无法到校外打工,毕业无法在台工作等等。因此如果不是非常注重学术环境和个性化发展,更多从未来就业方面着眼的话,就读台湾一般高校并不一定比就读大陆二本高校来得合适。
台湾招生规定上的一本和二本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每年公布的招生学校及系组中,每个对大陆招生的系组都会在录取批次栏标注:2本线以上或1本线以上。这对大陆考生其实某种程度上产生了误导。台湾学校并没有这种一本、二本的区分,只是为方便大陆考生报考而特别注明,然而这使得不少陆生误将这个录取批次的标注当作该学校、系组的录取标准。
事实上,这个标准是各招生系组根据各自的招生政策来定的门槛,不一定注明二本线的学校就比注明一本线的差。有些实际录取分数在一本线以上的学校也可能只设二本线的门槛,这样可以有更多潜在报名考生,但实际录取仍按高考绝对分数排名来定。
在明确了自己的分数定位,清楚自己在两岸分别能上什么样的大学之后。以下几个问题,或许比你的分数更为重要。问过自己这些问题之后,相信多数学生更容易做出选择。
你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
大体上说,在台陆生的水准有着不小的差异。有如鱼得水的,也有水土不服的。我觉得其中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学生本身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能力的强弱差异。选择台湾的优势,首先在于能获得比同分数段大陆高校更优越的教育资源,例如更高学历、负责任的教授、更多的校际合作、师生互动、更易得的学术、社会活动机会。
这些资源和机会,能让一个习惯主动学习的学生取得比在大陆高校更多的知识和历练。但对于一个习惯被动接受,不会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来说,意义并不大。
另外,由于台湾人上大学的难度比大陆人低不少,台湾学生的竞争压力也比大陆学生小,不少在台陆生会感觉身边的台湾同学“很混”,例如不用功读书,迟到早退。在这种“师资优良,生源不足”的结构下,主动、自律的学生和被动、易受环境影响的学生的成就也会拉开较大的差距。教授就在那里,而你能从他那里学到多少东西,当然是因人而异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