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心系父母,多久打一次电话比较合适
这个说出来很惭愧,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而且往往也是很久才打一次。
我初中就开始住校,每周回一次家;再后来上高中的时候变成了每月回一次家;上大学的时候半年才回一次家。
初中高中的时候没条件,没有手机,学校的电话也很少,再加上在学校也习惯了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基本上不打电话回家。
印象中初中就打了一次电话,是初三的时候因为学业变重变成了2周回一次家,正好那周我爸生日回不成家就借班主任的手机给我爸说了声生日快乐。
高中也就打了一次电话,是高三的一次月考之后,感觉自己学的那么累还没有考好,可能是想寻求点安慰吧!也可能是好久没回家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想家吧,给我妈打了个电话,我妈让我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高考对我要求不高,考个二本学校就行。但是其实我知道我爸妈对我要求其实还是挺高的,只是为了让我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才这么说的。那个时候我告诉自己,可以去二本学校,但是高考的分数一定要过一本线。
大学的时候打电话多一点,毕竟半年不回家而且每个月还得要生活费啊!但是我觉得每次一个电话打回家就是要生活费不太好,所以那个时候我一般是半个月打一次电话回家。第一次打回家聊聊家常,聊聊学校的事,也听听他们在家有没有啥变化;过了半个月再打电话回家就是要生活费了。好多同学是每周几个电话,甚至还有一天一打的,我觉得上大学了该独立了,打电话回去是好事,但是太频繁了好像不那么容易长大。
现在工作了打电话就更少了,每天累的回来动都不想动,等把自己收拾好都晚上10点了,这个时候我就会想他们是不是都睡了还是不要打电话回去了。不过每次过节或者是他们的生日我还是会打电话回去问候一下,假如假期足够的话我还会回家一趟。我觉得有条件的话还是多回家陪陪父母,不行就多打打电话。你在长大,他们却在老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