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3
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1、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分界线;2、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限;5、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6、400毫米等降水线;7、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8、半湿润区和半干早区的分界线;9、森
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1、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分界线;
2、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限;
5、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6、400毫米等降水线;
7、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8、半湿润区和半干早区的分界线;
9、森林草原景观和草原景观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
大兴安岭山脉北起黑龙江省漠河市北部黑龙江畔,南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多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由中低山组成的山脉。
总面积32.72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约24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公里)。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大兴安岭平均海拔1,200~1,300米,最高峰达2,035米。山脉北段较宽,达306公里,南段仅宽97公里。形成于侏罗纪造山运动时期。东坡较陡,西坡则向蒙古高原和缓倾斜,海拔790~1,000米。大兴安岭大部为火成岩,地形平滑,山顶浑圆,山坡较平缓。山脉东坡被嫩江及松花江的许多支流切割。
范围与主峰
大兴安岭北起黑龙江与额尔古纳河,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以洮儿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770km,是以兴安落叶松占优势的寒温带针叶林地区。南段又称苏克斜鲁山,长约600km,为中等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占优势。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大同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推荐
下一篇:江苏省境内有什么比较好的中学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