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场镇人和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2
曾经,蒲场镇经历了苦楚的岁月,这段历史成为了岁月的烙印,铭记在每个上了年纪的人心中。幼年的我们学会了忍受、等待、奋进与分享。如今,当我们回忆这段历史,希望将为人的道理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铭记这段岁月,更重要的是学会待人、学会生存。即使时间流转,我们的心依然

曾经,蒲场镇经历了苦楚的岁月,这段历史成为了岁月的烙印,铭记在每个上了年纪的人心中。幼年的我们学会了忍受、等待、奋进与分享。如今,当我们回忆这段历史,希望将为人的道理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铭记这段岁月,更重要的是学会待人、学会生存。即使时间流转,我们的心依然坚守着最初的信念,蒲场人的自信与人生价值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坚定。

如今,每次回到故乡,望着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心中涌动着激动的情感。与父老乡亲的每一次问候,每一次佳节的团圆,都让人心生欢喜。家乡的变化,我们始终关注,努力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蒲场政府位于七甲坝北面,掌控着整个市集与城镇的发展。学校——儒溪中学,作为蒲场镇唯一的一间初中高中一体的县级中学,其历史可追溯至关帝庙,经过战乱后的重建,成为了当地教育的中心。蒲场镇地理优势显著,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为当地社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蒲场镇的农业特色鲜明,小盆地结构地形,既环山又平畴,使得该镇成为绥阳三大产粮重镇之一。农民们轮种水稻、油菜、玉米、土豆等作物,同时种植辣椒、豆类、红薯等,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农业与畜牧业相辅相成,耕牛、猪、羊、鸡、鸭、鹅、猫、狗、兔、鱼等是当地养殖的主要品种。此外,采集山上的药材也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工业建设方面,蒲场镇曾经拥有多个大型军工厂,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军工厂迁往大城市,而五三一厂依然在生产军事武器。近年来,工业与农业的衔接成为发展重点,广林水泥厂成为镇上最大的工厂,周边配套的砖瓦、石灰等小厂也应运而生。然而,山里与沿海城市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大量人口外出打工,对地方经济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外来文化也对地方文化产生了冲击。

蒲场地处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带,过去石灰、水泥、砖瓦生产繁荣,但考虑到环保问题,部分瓦窑已被拆除。目前,广林水泥厂成为镇上的主要工业中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山里的发展与沿海城市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建设,也对地方文化产生了冲击。然而,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这并未影响地方主流意识。

蒲场的文化特征体现在宗族、习俗和文化态度上。每个姓氏的村庄都以各自的香火祭祀祖先,香火是宗族传承的重要象征。每年的重要节日,如新年、大年、清明、端阳、中秋、重阳、冬至等,都是当地人的传统节日,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历的节假日则不被视为传统节日。

在宗教信仰方面,大多数人信奉道教,但佛教等外来宗教也开始内传,基督教等宗教在市集和部分经济较发达的村落中较为接受。然而,基督徒在社会中受到歧视,死后无法得到同族人的祭拜,甚至会遭到唾骂。蒲场镇从明清时期到民国,再到共和国时期,基本社会动荡较小,儒家思想依然占据主流地位,子女教育强调学而优则仕,重视文化培养。

扩展资料

蒲场镇位于绥阳县西南面,地理坐标:东经107°01′—107°06′、北纬27°49′—28°03′。西与汇川区板桥、四渡、高坪、金塘等镇(乡)毗邻,北靠枧坝镇,南临汇川区、团泽等地,距遵义市26公里,距县城10公里,S207省道横穿镇城南北,全镇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3.2132万亩,其中田1.8805万亩,土1.3327万亩。人口3.9万余人。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2/2/86308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