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20道高一物理选择题和40道应用题。大大们,帮帮忙啊!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2
高中物理必修1检测题本试卷分三大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1.以下物理量对应的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力( ) B.动能( ) C

高中物理必修1检测题

本试卷分三大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

1.以下物理量对应的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力( ) B.动能( ) C.加速度( ) D.动量( )

2.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 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A. 、4m/s2 B.4m/s、2m/s2

C.4m/s、1 m/s2 D.4m/s、4m/s2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突然运动或突然停止时才有惯性

B.物体的质量越大或速度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

C.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内的物体,其惯性因物体失重而消失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6.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3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为 ( )

A、0N B、3N C、7N D、10N

7.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关于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开始运动

B.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C.前2s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2s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D.在距出发点4m处,甲追上乙,两物体相遇

8.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3N和8N,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9.力F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2m/s2,力F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4m/s2。当F1和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2m/s2B.4m/s2 C.6m/s2D.8m/s2

10.已知在同一平面内的4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其合力为零。现在将其中的一个力F1在该平面内顺时针转过600,其余的力均不变,则此时物体受的合力大小为

A.F1 B. C.2 F1 D.

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20分)

11.在“探究小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12..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 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3)如果 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

A.物体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与其加速度a成反比。

D.物体的质量m与其加速度a成反比。

三、计算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F=60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µ=0.4,求:

(1)物体所滑动受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3)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为多大?

14.(10分)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向右运动,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再经时间2t,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求:

(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

(2)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

(3)工件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15.(10分)一质量为 、倾角为 的楔形木块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另一质量为 的木块,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木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木块相对于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推楔形木块,如图13所示,求此水平力 的大小

16.(10分) 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a=5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v=50m/s,跑道长x=100m。试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动机从舰上起飞?为了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舰装有弹射装置。对于该型号的舰载机,弹射系统必须使它具有多大的初速度v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B 2.BD 3.D 4.D 5.C 6.B 7. AD 8.D 9.ABC 10.A

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20分)

11. 0.39 0.6 12. (1)质量(2)力(3)B

三、计算题

13. (1)Fµ=µFN= µmg=0.4×10×10N=40N……………………………………….(2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 ………………………..(6分)

(3)第3s内位移 …………..(10分)

14.(10分)解:(1)工件的加速度 a=v/t……………………………………………………(2分)

(2)设工件的质量为m,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µmg=ma………………………………………………………..(3分)

所以动摩擦因素 µ= ............................(5分)

(3)工件加速距离 ………………………………………………….(7分)

工件匀速距离 ……………………………………………(9分)

所以工件从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10分)

15.(10分) 解:对 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3分)

②……………………………………………(5分)

对 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③…………………………………………(8分)

由①②③得: ………………………………(10分)

16.(10分) 解:(1)若靠自身发动机起飞,设通过x=100m的速度为vx,则

由 得 ………...(4分)

所以不能靠自身发动机起飞…………………………………………………………….(5分)

(2)弹射装置使飞机起飞初速度为v0,则根据

得 ……….(10分)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关于参照物、质点、平动、 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照物一定是不动的物体

B、转动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作质点

C、物体的平动可以沿直线进行,也可以沿曲线进行

D、无论多么复杂的运动,都可以看作由平动和转动这两种最基本的运动组成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时,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3.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经过t秒后又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则汽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两个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相同的是: [ ]

A.位移; B.加速度; C.经历时间; D.平均速度。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2.5m/s B、11.75m/s C、12m/s D、13.75m/s

5.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和7v,ab的距离为S,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前t/2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t/2时间通过的位移小1.5vt.

D.前S/2位移所需时间是后S/2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6.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 0、4m/s2 B. 4m/s、2m/s2 C. 4m/s、1m/s2 D. 4m/s、4m/s2

7. 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速度之比v1∶v2=2∶1.当两车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急刹车后,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1,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2,则: [ ]

A.s1∶s2=1∶2. B.s1∶s2=1∶1. C.s1∶s2=2∶1.D.s1∶s2=4∶1.

8.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 在t1时刻( )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9、一物体自高H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着地速度的一半时,它下落的高度是( )

10、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3段位移,在这3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3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3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

A、1:22:32 ;1:2:3 B、1:23:33;1:22:32

C、1:2:3 ; 1:1:1 D、1:3:5 ; 1:2:3

11、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图象表示( )

A.A、B两人在第5s内同向而行

B.A、B两人在第5s末相遇

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s内,A走的位移比B走的位移大

二.填空题(每空3分)

12.骑自行车的人沿直线以速度v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5m/s的速度跑完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v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

13.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kg的足球,以10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3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1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后卫队员接到球时,足球的速度为______m/s。

14.甲向南走100米的同时,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也行走100米,若以乙为参照物,求甲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_ 米,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

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

格中.

距离d1d2d3

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6、五辆汽车每隔一定时间, 以同一加速度从车站沿一笔直公路出发, 当最后一辆汽车起动时,第一辆汽车已离站320米, 此时刻第一辆与第二辆车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 m。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3分,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共33)

1234567891011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

12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距离d1d2d3

测量值/cm

v2 =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6______________ m。

三、本题共4小题,共3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4s内的位移是14m。求:(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2)它前进72m所用的时间。

18.(8分)、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起动加速度为2m/s2,加速行驶5秒,后匀速行驶2分钟,然后刹车,滑行50m,正好到达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19、(8分)、一雨滴从屋檐处自由下落,经过高1.2m的窗户历时0.2s,则窗户上沿离屋檐多远?

20(12分)一辆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行驶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赶过汽车,试求:(1)汽车从开始运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速度是多少?

1234567891011

CDBACDCBCDCDADDBAD

12.2.5m/s 13.100m/s2,7m/s,4m/s 14. 100 ,西南方向

15.1.20,5.40,12.00-12.02,0.210 16 、140

17、(8分)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

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公式Vt=a•t可知:

第3s末的速度为V3=3a, 第4s末的速度为V4=4a,

由公式 可知:

第4s内的位移为 ……(2分)

解得:物体的加速度a=4m/s2 ……(2分)

由公式 可知: , ……(2分)

所以物体从开始到前进72m所用的时间t=6s ……(2分)

18、解:起动阶段行驶位移为:S1= ……(1) 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V= at1 ……(2)

匀速行驶的位移为: S2 =Vt2 ……(3)刹车段的时间为: S3 = ……(4)

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平均速度为:

V=

19、解:

20(12分)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

解:汽车和自行车同时同地开始运动,开始一段时间自行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所以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而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后来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此后两车的距离又会越来越小,可见,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即:v自=v汽=at,可得:当t=4s时,两车相距最远。

此过程中: ……(4分)

两车相距的最远距离为 ……(2分)

当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的位移相同,即: , ……(2分)

可得:汽车追上自行车时间为t=8(s) ……(2分)

由vt=a•t可知:汽车追上自行车时的速度为v=16(m/s) ……(2分)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2/2/85774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