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莆田学院所在地莆田
位于福建省的莆田,历史悠久,曾被称为兴化、兴安,别称“莆阳”和“莆仙”。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莆田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在科举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记录。早在198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莆田的教育成就举世瞩目。
莆田人在中国科举史上创造了奇迹,古兴化府、莆仙两县的学子中,有超过2300名进士,其中包括15名状元、近70名尚书,这些数据还不包括那些迁徙外地的莆仙人才。自1978年开始,就有常年90多万人在海外经商创业,显示了莆田人的商业才能。现代莆田籍人才更是分布广泛,有7000多名教授以上的高级人才遍布全国,其中包括16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众多海外专家学者。此外,有3万多名专业科技人员来自莆田。
早在唐朝末期,由于土地资源紧张,人口过剩,莆田开始向外输出大量人口,影响了周边潮汕、揭阳等地的迁徙潮。据统计,20世纪100年内,有超过100万旅居海外的侨胞,40多万港澳台同胞,以及30万归侨和侨眷,这使莆田成为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在科举考试中,莆田籍人才更是独领风骚,状元、榜眼、探花以及各类考试的第一名,福建首位的记录多出自莆田。如陈睦、方天若等人的状元之位,李昭远的探花,以及郑厚等人的赋魁,都见证了莆仙人的才学。家族荣耀也颇为显赫,如黄中庸一门四代八进士,一门十六进士,以及“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等,科举名门不胜枚举。例如,1076年文武状元分别出自莆田的徐铎和仙游的薛奕,1138年黄公度和陈俊卿同时中状元榜眼,这些辉煌成就使得莆田被誉为科举人才的摇篮,留下了众多美谈佳话。
扩展资料
莆田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拥有理、工、文、管、医、教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公立本科大学。2002年由兴化职业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福建高级妇幼卫生学校、莆田地区教师进修学院、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合并升格为莆田学院。学校实行省市共建、福建省教育厅主管的办学体制。该学校坐落在享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的莆田市区中心的杨梅山麓。学校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为国家输送了上万名高级人才,2012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名,与闽江学院并列福建高校第13名。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