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专业专业开设背景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2
高校波斯语专业教学始于五十年代,最初为加强与阿富汗、伊朗等国的外交联系而开设。北京大学率先引入波斯语教育,由在苏联学习生活的伊朗专家教授。初期教学资源有限,教材稀缺,师生们自编词典,培养出的学生多服务于外交部、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如我国前驻伊朗、荷兰、阿联

高校波斯语专业教学始于五十年代,最初为加强与阿富汗、伊朗等国的外交联系而开设。北京大学率先引入波斯语教育,由在苏联学习生活的伊朗专家教授。初期教学资源有限,教材稀缺,师生们自编词典,培养出的学生多服务于外交部、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如我国前驻伊朗、荷兰、阿联酋大使华黎明,以及著名波斯语学者叶奕良、曾延生等。其中,张鸿年教授擅长翻译文学作品,叶奕良在伊朗学研究领域成就显著,而曾延生则在词典和教材编纂方面有独到之处。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更多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北京大学波斯语专业迎来了发展期,滕慧珠、李湘等教师相继加入,编写了《波斯语教程3、4》、《波斯语实用口语》等教材。李湘更是张鸿年教授的夫人,多年来致力于波斯语教学,编写了多本教材,新版教材亦出自她之手。九十年代后,北京大学每四年招收一届波斯语专业学生,培养出如王一丹、穆宏燕等在波斯语历史文本、文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第二所开设波斯语专业的高校是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校,教学严谨,学术水平较高。上海外国语大学于1997年开设波斯语专业,刘老师和伊朗外教共同教学,教材包括北大版教材和伊朗原版教材,招生人数逐渐增加。中央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于2000年开设波斯语专业,以培养新闻媒体和广播类单位的人才为主。北京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师资力量包括伊朗归国博士等,与国外大学合作紧密。

波斯语专业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对外交流的深化和语言教育的丰富。从最初的资源匮乏到教材的丰富,从教学团队的壮大到培养出的顶尖学者,波斯语专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我国在波斯语教育上的不懈努力与成就。随着更多高校的加入,波斯语专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为我国与波斯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多人才支持。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2/2/84159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