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如何进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原理
植物无法通过消化系统获取营养,因此它们依赖自养的方式。绿色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利用阳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以产生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部。叶绿体在阳光作用下,将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为葡萄糖,并释放氧气。这一反应式为:12H2O + 6CO2 =(光) C6H12O6 (葡萄糖) + 6O2 + 6H2O。光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2)光合作用的注意事项
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中,等号两边的水分子不能互相抵消。这是因为左边的水分子是植物吸收的,用于制造氧气和提供电子和氢离子。而右边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二氧化碳。为了更清晰地表达这一过程,人们习惯在等号两边都写上水分子,或者在右边的水分子右上角打上星号。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步骤。
(4)光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内的基粒片层膜上,受光强度和水分供给的影响。叶绿素a和b在680nm和700nm波长处有吸收峰。在光照下,光合作用系统一和光合作用系统二分别吸收这两种波长的光子,作为能量,将从水分子光解过程中得到的电子不断传递,最终传递给辅酶NADP。水光解产生的氢离子通过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从类囊体内向外移动到基质,势能降低,用于合成ATP,供暗反应使用。势能降低的氢离子被氢载体NADP带走,形成NADPH+H离子。这个离子在暗反应中充当还原剂的角色。
光反应的意义包括:光解水产生氧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H离子,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
(5)暗反应
暗反应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不同植物的暗反应过程不同,叶片解剖结构也不相同,这是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结果。暗反应可分为C3、C4和CAM三种类型,根据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不同而划分。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贮存能量。消费者通过食用植物,可以吸收到植物贮存的能量,效率约为30%。光合作用对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都是生存的关键。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淀粉,作为食物来源。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可以说是阳光传递生命的媒介。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