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艺术学校发展历程
山东省济宁艺术学校,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始于1958年建立的济宁红专戏校,后改名为济宁专区戏曲学校。1961年,因国家政策调整,学校暂时撤销。1981年,经济宁专员公署行文批复同意,恢复建立济宁地区艺术学校,为济宁地区艺术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4年地市合并后,济宁地区艺术学校改名为济宁艺术学校。1985年,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成为经国家批准的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同年,学校首届招生表演伴奏专业,此后陆续增设美术、音乐等专业,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1990年,学校开设表演、伴奏、美术、音乐四大专业,学生人数达到114人。1992年,新建教学楼,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1993年,艺校解决办学条件问题,撤销黄牌警告,被授予合格学校称号,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1994年,山东省文化厅组织的校园四达标活动检查中,艺校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秀标准,成为全省前列。1995年,增设杂技马戏、图书管理等专业,学校开设专业达到10个,学生规模扩大至508人。
1996年,投资建造新的杂技教学练功厅,学校建筑面积达到8500平方米。1997年,增设中国器乐演奏专业,招生40人,学制四年。
1997年,学校正式升格为正县级规格。1997年,学校各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全省专业评估中,7个专业获得优秀等级和良好等级。
1998年,在征地迁校不成的情况下,学校购买住房解决教师住房问题。1999年,与济宁师专联合办学,形成“大、中、小”艺术教育一条龙教学模式。同年,学校党总支成立,领导班子调整,加强教学管理,实现良好等级的省文化厅共同课检查视导。
2000年,实施干部聘任制度改革,学校管理进一步现代化。2000年,学校并入济宁师范专科学校,用于举办艺术类专业,原校牌保留,直至在校生毕业。
2001年,学校新开设五年一贯制大专班,当年招生人数200人,学生人数达到700余人。2001年,时圣成同志担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市政府聘任时圣成为校长。
2002年,五年制大专增设音乐表演专业,中专报名人数300人,招收新生30名。同年,学校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优化教学设施,提升办学条件。
2003年,学校高考辅导班成立,30多名毕业生升入大学深造,升学率达到80%以上。2004年,学校教学方法改革,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和学生素质显著提高。
2005年,学校筹措资金40万购置钢琴和计算机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06年,学校搬迁至新址,占地面积75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理想之地。
2009年,山东省济宁艺术学校撤销,全部并入济宁学院。学校历经数十年发展,为山东省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为社会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扩展资料
山东省济宁艺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1985年被批准为国家正式中专艺术学校,占地面积75亩,校舍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64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