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化解新高一学生遇到的“陡坡”现象
“不适应!”这是不少学生进入高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尽管他们原来都是佼佼者,但还是感觉课堂内容无法全部“消化”。高中老师也说:跟初中比,高中教材内容深很多,让很多学生有一种突然面对“陡坡”的感觉,近半数的学生或轻或重会有此“症状”。
如何提前应对,化“陡坡”为“缓坡”?特级教师们给出了好建议。
语文
选一本书 细细做一回批注
点拨人:语文省特级教师 傅岩
语文总是离不开读和写,其中写又以读为基础。多阅读,是新高一衔接的重点。建议学生选一两本名家名著,做精读研究。阅读中,不是单纯地看书,而是静下心来做各类批注。如特别有感受的字词段落,可以圈点,或者在文旁写上自己的思考,只言片语都行。觉得书中备注位置不够写,也可备一本笔记本,摘抄、感言边看、别写、边记。全部读完后,再回头做整理,写一篇书评。
傅老师还特别建议,书评要手写,一个字一个字写。“真正做实了,读一本书就够了,对提升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大有帮助。”
数学
预习“必修1” 温习初中知识
点拨人:数学省特级教师 占章根
初高数学衔接,先从预习开始。对高中数学“必修1”的内容,建议学生提前了解起来,对其中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思想方法,有个大致预习。同时,同步选做课本中的习题,检测预习效果和自学能力。学习是“温故知新”,学这些新内容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支撑,所以还应及时温习初中的相关内容、方法和技巧,尤其是自己相对薄弱的知识块。勤观察多联想、勤探究多变通、勤发问多反思,带着这样的思想去学数学,一定会事半功倍。
英语
扩大词汇量 推荐《书虫》读本
点拨人:英语省特级教师 邱锋
与初中比,高中英语阅读量明显增加,这要求学生有一定词汇量。趁8月份,学生要有意识地做一些扩大词汇量的工作,当然这不是机械地背单词,而是看一些英语书籍。特别推荐《书虫》,是经典名著的简写版,词汇比较地道,学生可以泛读。阅读中,发现一些不熟悉的单词,可以划条线,大胆猜测它的意思,有些单词多次出现,结合上下文就能猜出来,有些不能确定,一天或半天读下来,集中查字典。这样坚持下来,收获会很大。
化学
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 这两点要巩固
点拨人:化学省特级教师 赵种霞
初中化学、物理、生物都涵盖在科学中,一位老师教,如果科学老师非化学专业出身,可能在化学知识点的讲解和深入度上有欠缺。所以新高一衔接,学生首先要把物质分类搞清楚,不同物质属于什么类别,这是高中化学学习基础,直接影响后续学习。还有一点,把氧化还原再深化一下,因为这条线贯穿整个高中化学,也是重中之重。
政治
转变心理和态度 从新闻时事开始
点拨人:政治省特级教师 陈利颖
近年杭州中考社会与思想品德是开卷考,且不计入总分,因此不少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到了高中,这门课被细分成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知识点和难度都大大增加。但对新高一学生来说,知识点的学习并非最急迫,转变心理和态度才是关键。政治学科涵盖了一个合格公民必需的综合素养,不仅关系高考,也决定了今后走向社会的发展。有些新高一学生,连最基本的政治知识都还没掌握。怎样培养兴趣做好准备?建议学生暑假多关注新闻和评论,了解社会热点,家长也可以多跟孩子探讨社会问题,营造公民参与氛围。
相关链接
高中与初中学习的三大不同
课程数量增加
初中5门主课,高中课程增加。科学和社会将分解为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加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待新高一学生的将有10多门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几乎每天都会有新内容要学。所以,已经习惯了初三“炒冷饭”式的教学模式,所有新高一学生都有适应过程。
教材内容加深
初高中学习难度差异较大,特别是数学、物理等。准高中生务必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对于初中教材中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的内容,高中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且高中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
教学方式改变
初中教师常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用较多时间给学生具体辅导。进入高中后,教师上课更注重分析,反复讲解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不会再像初中老师一样全方位“盯防”学生,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学会主动学习(如预习和复习),自觉地去查找资料、拓展知识,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