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等温线希疏,等温线稠密,怎样判断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2
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6.判断地形名称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

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6.判断地形名称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大。  

1.判断南北半球  

根据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无论七月或一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等温线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2.判断海陆位置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  

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  

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类同于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 

暖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类同于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的影响  

地势高: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地势低: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6.判断地形名称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小。

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大。  

7.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得出等温线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间变化规律。  

(1)冬密夏疏:冬季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夏季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冬季温差较大,夏季温差较小。 

(2)温带密,热带疏:温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密海疏: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海面上的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  

8.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与地形的关系  

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如果地球有一个均一的表面,则等温线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但由于气温除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等温线不一定与纬线一致,经常发生弯曲。其走向有以下几种类型:  

(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2)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  

9.判读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探讨影响气温的因素  

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同纬度大陆上气温最低月份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的向高纬凸出,气温最高月份则相反。 

(2)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3)等温线成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盆地或山地)影响多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2/2/80895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