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说秦王说不行》题目如何断句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1
苏秦之①楚②,三日乃③得见王乎。谈卒④,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⑤先生若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⑦寡人,曾⑧不肯留,愿⑨闻⑩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⑾玉,薪贵⑿于桂,谒者⒀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⒁臣食玉炊桂,因⒂鬼见帝。”王曰:“先生就

苏秦之①楚②,三日乃③得见王乎。谈卒④,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⑤先生若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⑦寡人,曾⑧不肯留,愿⑨闻⑩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⑾玉,薪贵⑿于桂,谒者⒀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⒁臣食玉炊桂,因⒂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⒃,寡人闻命⒄矣。”作品字意⒈(之)去,往⒉(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士。 ⒊〔乃〕才。⒋〔卒〕完毕。⒌〔闻〕听说。⒍〔若〕像。⒎〔临〕见。⒏〔曾〕竟然。⒐〔愿〕希望。⒑〔闻〕听。⒒〔于〕比。⒓〔薪贵〕比柴禾贵。⒔〔谒(yè)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负责传达)。⒕〔令〕要。⒖〔因〕通过。⒗〔就舍〕回到宾馆去吧。⒘〔闻命〕接受指教,接受教导。(命)教导作品译文苏秦来到楚国,过了好多天,才见到楚王。(苏秦与楚王)交谈完毕,就向楚王辞行。楚王说:“我听到您的名声,就像听到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见我,为什么不肯多待一些日子呢?我希望听到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柴禾比桂木还贵,禀报人员像小鬼一样难得见面,大王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现在要我拿玉当粮食,拿桂木当柴禾烧,通过小鬼见高高在上的天帝……。”楚王打断苏秦的话,说:“请先生到客馆住下吧,我接受教导了。”编辑本段作品评析苏秦作为大游说家,其心理素质非常之高。他没有因为拒绝召见而心灰意冷,而当他见到楚王后也没有忘乎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和盘托出,而是以退为进,马上辞行。如此反而掌握了心理上的主动权,让楚王十分迫切的听从他的意见、答应他的要求,把他奉为上宾。可见,在说服他人时,光有学识是不能被人接纳的,顽强的毅力和冷静的心态是以识取信的关键。[1]编辑本段真题回放(2011年泰州中考)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 ) 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③愿闻其说( )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5.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参考答案: 1.寡人/ 闻先生/ 若闻古人(2分) 2.①能够,可以;②到,到……跟前;③听;④吃。(4分) 3.B(2分) 4.(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 (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 5.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1/2/80162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