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理解“津血同源”和“汗血同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8
【答案】: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故曰;“津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血汗同源”。临床上病人失血过多时,可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之症。因此对于失血和血虚的病人,不宜用汗法。故《黄帝内经》有“夺血

【答案】: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故曰;“津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血汗同源”。临床上病人失血过多时,可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之症。因此对于失血和血虚的病人,不宜用汗法。故《黄帝内经》有“夺血者无汗”,《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若津液大量耗损时,不仅渗入脉内的津液不足,甚至脉内的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和津亏血瘀等病变。因此,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易地使用破血、逐血之剂。故《黄帝内经》有“夺汗者无血”的告诫。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8/2/77752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