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镇机构设置
1. 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众多地区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乡镇机构主要包括以下部门:
2. 党政综合办事机构:
- 党政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人大、政协、宣传思想、意识形态等。
- 党建办公室:负责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组织人事等。
- 财政所:管理财政资金、财政财务、资产监督等。
- 社会事务办公室:指导、推进、实施与群众生活相关的社会事务,如就业、医保、科技、教育、计生等。
- 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
- 社会治理办公室:综治、信访、维稳等。
- 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办公室: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等。
- 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战略、脱贫攻坚、移民后扶、统计、商务等。
- 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负责综合管理、车辆和公共区域管理等。
3. 公益一类事业机构:
- 便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
- 村建环卫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林业、环境治理、农村建房等。
- 宣传文化中心:科学、教育体育、广播电视等。
- 农民工服务中心:农民工服务、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
- 综治中心:综治、政法、维稳、防邪、大调解等。
4. 派驻机构:常见的乡镇派驻机构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负责各自领域的职能。
乡镇机构改革的目的是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通过综合性办事机构实现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经过改革,"中心化"趋势明显,设置包括内设机构和下属事业机构。内设机构一般设五到七个部门,下属事业机构将原来的多个站所整合成几个事务中心,承担管理、服务、执法职责。
依据相关实施意见,加强乡镇和街道党政综合服务机构与服务平台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聚焦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建立和完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同时,推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方式多元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