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想当外交官
外交官对外代表国家形象,受到各方礼遇(比如机场、海关的外交官通道),风光无限,因为能成为外交官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专业的技能,当然还有颜值担当。所以能够成为外交官的也是凤毛麟角,这个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要想成为外交官,至少在中国并不容易,目前外交部虽然招人数量有所增加,但也不过每年200人左右。在中国成为外交官大体有3种途径:
一是通过外交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主要针对通用语和相关专业。(比如国际关系、计算机、财务、法律等)在20世纪90年代还没有大面积实行国家公务员考试前,很多外交官都是从相关学校选拔。比如被成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的外交学院,当年很多学生一入学就按外交官培养,包括外交官说需要的外语能力和专业素质,目前活跃在外交一线的如新闻发言人姜瑜、陆慷、高翻张璐,张京等。当然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的小语种培养。在国外,目前巴西外交学院还是这样的培养模式,每年在全国招20名左右,成为外交官后备人才。不过目前由于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逢进必考。所以目前无论是外交学院还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要想成为外交官,都得经历国家公务员考试。当然,其他学校的学生,只要符合报考条件也都可以报考。
二是遴选(也叫小公务员考试)。与国家公务员的大比拼相比,遴选算是一种捷径。主要针对一些小语种或特殊专业人才。比如阿尔巴尼亚语、波兰语等,本来学生就少,国家外交有需要,所以这些人一般还没毕业就有可能被外交部提前考察,获得入部准资格,然后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但相对竞争没那么激烈。
三是借调。在我国驻外使领馆中,并非只有外交官的公务员,还有来自商务部、教育部、文化部、中联部等官员。这些人也有可能成为外交官,所以很多立志向成为外交官的可以曲线救国,没有考入外交部也并非没有机会。目前,外交部也是广纳人才,一些高校的学者、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有可能成为外交官,甚至是大使。比如目前的驻比利时大使曲星此前长期执教外交学院。
当然,还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成为外交官的家属,可到使领馆随任,也蹭一下外交官的待遇。不过外交工作还是非常辛苦的,不是听起来这么风光,需要有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