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候管唱歌叫什么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7
在唐朝时期,从事唱歌的艺人被称为伶人,他们通常是指那些专业的戏曲演员。唐朝设有专门管理伶人的机构,称为教坊。教坊最早成立于唐高祖武德年间(618年-626年),起初称为内教坊,由太常寺负责管理。在武后年间(684年-704年),内教坊一度改名为云韶府。到了唐中宗时期(

在唐朝时期,从事唱歌的艺人被称为伶人,他们通常是指那些专业的戏曲演员。

唐朝设有专门管理伶人的机构,称为教坊。教坊最早成立于唐高祖武德年间(618年-626年),起初称为内教坊,由太常寺负责管理。在武后年间(684年-704年),内教坊一度改名为云韶府。到了唐中宗时期(705年),内教坊恢复了原有的名称。到了开元二年(714年),又在洛阳和长安增设了外教坊,至此,教坊直接由宫廷派遣的教坊使和教坊副使领导,不再受太常寺的管理。

唐代教坊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在宫廷中表演歌舞、散乐等节目的男女艺人。这些艺人根据其地位和技艺水平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普通女艺人被称为“官人”,而技术较高的高级女艺人则被称为“内人”或“前头人”。来自平民家庭的女艺人需要学习多种乐器,如琵琶、筝、箜篌等,她们通常被称为搊弹家。

与主要负责演奏仪式用雅乐的太乐署、鼓吹署等机构不同,教坊演奏的多是源自民间、更具娱乐性的音乐。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7/2/728143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