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其领土主要在河南境内的是啥
战国七雄中其领土主要在河南境内的是魏国。
魏国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自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大梁(现开封)后,魏国亦称梁国。
魏国的始祖是毕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周武王伐纣之后,毕高被封在毕,后代于是就以毕为姓。毕高之后毕万封于魏地是为魏氏之祖。是轩辕黄帝的嫡裔。 [1]魏国君主姬姓,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传至毕万事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以魏封毕万,为大夫,世为晋卿。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魏文侯四十四年,前403年)始命魏桓子之子魏文侯斯为诸侯。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国西河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国疆域甚散漫,在今陕西省境内者:沿黄河有今韩城县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华阴县左右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者:有西南部,并伸入东南部。在今河南省境内者:有北部,并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地。在今河北省境内者:有今大名、广平间地。并有今山东省冠县地。其主要地区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以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为交通孔道。(据杨宽《战国史》)国都原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惠王六年(前364年,此取陈梦家《六国纪年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国号亦称梁。传至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为秦所灭。《史记》有《魏世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