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工作怎么搞
内部审核工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常在公司内部培训中作为首次参与的活动之一。对于无质量管理经验的人员而言,四至五天的内审员培训内容繁多,可能让人感到困惑。以下我们将概述内审工作流程、原则、基本思想,以及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内部审核一般包括准备、审核通知、提问单编制、首次会实施审核、末次会、内审报告、整改和验证等环节。
一、内部审核的准备
内部审核的第一步是准备工作。这包括年初制定内审方案,确定内审组,挑选内审员,明确内审工作安排,编制提问单。公司通常在年初制定年度内审方案,明确本年度对各部门的内审计划。内审方案应包括内审目的、审核范围、时间安排和审核依据等。此方案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按照方案安排的时间开始准备工作,包括挑选内审员、准备提问单等。
二、内审组的成立
内审组由公司质量负责人或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组长,组长负责制定实施计划,挑选内审员,并组织实施内审。挑选内审员时,应确保其具备内审员资格,即经过质量管理及内部审核培训,并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避免审核自我工作。内审组长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成员、日期安排和审核内容。
三、提问单的编制
提问单是审核工作的关键工具,用于确保审核有目的、有针对性。由内审员根据分工编制,内容包括受检部门、审核内容、依据和结果。提问单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记录结果。
四、首次会
首次会标志着内审工作的正式开始,由内审组长主持,公司领导、受审部门负责人和审核员参加。会议内容包括审核目的、方法、流程、配合要求和末次会时间。领导强调质量对公司的重要性,强调内部审核的意义和支持。
五、内部审核的实施
首次会后,内审员根据计划分工进行审核。审核思路为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落实情况和岗位执行程序的符合性。审核方式包括谈话、查阅文件、现场观察和提问。具体检查内容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在实施过程中,内审员记录客观证据,对发现问题进行分类,并填写不符合项报告。报告需受检人签字认可,对沟通协商的问题,内审员需与内审组长协调。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通过提问单记录,与受检人沟通并签字确认。
通过以上流程,内部审核工作得以系统化、规范化开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