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位三年后应该做什么
公益岗位三年后,很多员工三年期满以后,由于已经是熟练工,就和用工单位续签了合同,这个是政策允许的。
公益岗位是政府再就业工程的一大举措,按照岗位类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交通协勤公益岗位,公安协勤公益岗位,园林绿化公益岗位,社区的社保社服公益岗位,居家养老公益岗位,非物业保洁公益岗位,为残疾人设定的:居家养残公益岗位,保洁护绿公益岗位等。
这些公益岗位中社区的社保社服公益岗位比较好,和社区干部一起工作,差不多少,其他的就是各自岗位干活了。
扩展资料:
实施情况
1、河北省沧州市举办了2008年“春风送暖”大型人力资源招聘会,会上特意设了500个公益性岗位,并优先提供给零就业家庭。
据沧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政府设置的公益性岗位每月有补贴,企业类的岗位补贴100元,医院类岗位补贴300元,机关类的岗位补贴500元,同时全部给缴纳“三险”。这次招聘会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将优先照顾零就业家庭等困难户。
据了解,这次由沧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大型综合性招聘会,为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提供境外就业、国内就业、普通就业等服务,并免除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全部门票和展位费。
招聘会上,有242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4245个,有3921人达成求职意向,公益性岗位报名680人。
2、2010年东阿县残联出台《东阿县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残疾人专职干事办理养老保险暂行意见》,文件规定:残疾人专职干事岗位是为残疾人就业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受县残联和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双重管理;
实行一年一聘,公益性岗位由政府提供岗位补贴,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经县残联理事会研究,决定对聘任期内的乡镇残疾人专职干事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专职干事的养老保险按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最高档实行,以现金形式发放到专职干事手中,由其个人购买养老保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益性岗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