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第一节 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
一、人员组织
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8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二、设备配备
本工程拟采用配备TOPCO型全站仪N211D,激光经纬仪(JZ2)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8台水准仪(DZS3-1)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
第二节 定位放线
一、作业条件
1.施工测量作业条件。
2.管网图等资料齐备。
3.测量仪器经校检完好齐备。
4.施工现场已平整好,地面障碍物已清除。
5.建筑规划红线界桩已投放,保存完好。
6.测量员已事先熟悉建筑规划红线图和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规划红线的间距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已算出建筑物各特征点与规划红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并正确标注在建筑总平面图上。
7.测量员已确定测量放线的方法和步骤。
二、所用材料及仪器
1.测量工程主要用一些零星、辅助材料,包括:红砖、白灰、木桩、铁钉、钢条、油漆、图纸、水、砂、石子、水泥等。
2.测量工程主要用三种仪器:激光经纬仪(JZ2)、水准仪(DZS3-1)、TOPCO型全站仪N211D。
3.工(用)具主要有:5m小卷尺、50m钢卷尺、水准尺、(搭尺)、坠子、直径0.5~1mm线、墨斗、三角板、画板、工程笔、工具、二号锤、手锤、扫帚、水平尺、水平连通管等。
第三节 高程测量
一、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1.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不少于三个),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高的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
3.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不小于15米。
4.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
第四节 施工测量控制
一、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1.轴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竖向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柱子垂直度检测
与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柱顶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放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二、测量重点控制点
1.建筑物角点垂直度控制
为了保证建筑物总体垂直度,在±0.00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利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将建筑物角点与主轴线投测到墙体或柱体的外立面,并弹墨线标记。每层允许轴线偏差不超过2mm,并保证每个立面投测的轴线至少3条。
2.楼板标高控制
楼层标高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2)浇砼时设板面+100mm标高线复核;(3)浇砼时采用拉线控制标高。
第五节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相关条款及质监站有关规定执行。
施工注意事项
测量员应按规定保养、爱护仪器,按规定操作、使用仪器,禁止违规、野蛮操作。
测量仪器按《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的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检定、校正、维护、保管。
应注意温度、风力等气候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工程测量中所投放的红线桩(点),主轴线桩(点)、变形测量点等测量依据必须设置牢靠,并得到妥善保护,确保必要时可追溯。
测量的原始记录数据应按规定保存,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