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宝宝打人不听指令怎么办
当1至3岁的宝宝无理取闹不听管教的时候,家长应该用“暂停法”让孩子明白自己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1至3岁的宝宝还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对是错,甚至没有对和错的概念,因此家长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教育没有任何的办法。其实只要家长运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就可以帮助孩子走向正确的行为规范。
孩子从一岁开始随着身体和心智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于是会试探大人的底线,这个时候孩子发生暴力或破坏等不听话的行为都是正常的表现,因为孩子现在还没有好坏之分的概念。而孩子最后会不会成为熊孩子还要要看父母的反应所决定的,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长大以后就好了;还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调皮会用恐吓、责备的方式来吓唬孩子,像这样处理宝宝不听话采用这些方法的家长有许多。
这样的“中国式”育儿法真的有效吗?当然没有,因为孩子根本不明白家长在说什么,反而会让孩子变本加厉,更加的放肆。因为孩子误认为这是家长在跟自己开玩笑、玩游戏,因此给宝宝立规矩显得格外重要。
当孩子发生不当的行为时应该立即让孩子停止这样的行为,比如孩子在打人的时候,要马上抓住孩子的手让孩子停止这种不好的活动。家长要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比如告诉孩子:手应该轻轻地摸,玩具要轻轻地放在地上或桌上,这样简单的话语可以让孩子更加的明白。
如果孩子还是无理取闹,家长要将孩子放在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最后每次都是固定的地点,家长陪伴孩子等待情绪平静。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家长要及时的拥抱孩子,并夸赞孩子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回到之前活动的当中。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哪里做错了,并且情绪的控制能力得到改善,当父母称赞自己时也会让孩子更有动力。
如果孩子有情绪,比如做事情没有做好有挫败感而哭闹的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首先帮助孩子疏导不良的情绪,帮助孩子描述当下的感受并且及时地给孩子安慰,拥抱孩子。只有当孩子故意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破坏物品、无理取闹的时候,这时家长才需要用暂停法。
不要将暂停法变成一种恐吓和威胁,千万不要跟孩子说“你再这样做,爹妈就不理你了”或“再这样做,就要将你关小黑屋了”,这样做的只会让孩子害怕,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导致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疏远。家长要明白暂停法的目的不是要处罚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平静下来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同时家长不要说太多的废话,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时候说出的话少更显示说出的话有分量,有时只要温柔并坚定地看着孩子就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
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就允许孩子有不当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是爱孩子的表现,其实会害了孩子,只有及时的阻止并正确地引导孩子,才会让孩子向正确的道路上前行。“暂停法”不适合三岁以上的宝宝使用,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更渴望父母与自己交流,无声的环境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压抑,如果孩子喜欢沟通那么家长可以用正面的方式进行管教。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