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 vm的生理意义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5
km,vm的生理意义:Km: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Michaelis & Menten 于1913年推导出了上述矩形双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即米氏方程: = Vmax[S]/(Km+[S])。其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1)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2)Km值越小,酶与底物的

km,vm的生理意义:Km: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Michaelis & Menten 于1913年推导出了上述矩形双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即米氏方程: ν= Vmax[S]/(Km+[S])。其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

(1)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Km值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

(3)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结构、底物和反应环境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

(4)Vm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Km的求法

Km即是当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从v—[s]矩形双曲线上可得V,再从V/2处可求得Km值,但实际上,即使用很大的底物浓度,也只能得到趋近于V的反应速度,而达不到真正的V,因此测不到准确的Km值,为了得到准确的Km值,可以把米氏方程式加以改变,使之成为斜截式:y=kx+b的直线方程,然后用图解法求出Km值。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5/2/662753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