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山东煎饼卷葱是什么样子
杂粮煎饼是山东人的传统美食,薄薄的一张饼皮里可以卷一切,什么生菜、香肠、大葱全部加进去,蘸上酱,既好吃又管饱,当成一日三餐中的任何一顿都没有问题。
关于杂粮煎饼的传说也有很多种,有人传是诸葛亮在被困的时候发明的;也有人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时候带的煎饼。
关于煎饼的起源还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相处古时候,有一位穷书生和美丽的女孩相爱了,但是遭到了丈母娘的反对。她将书生关在书房里,不给食物,只给纸笔。
美丽又智慧的女孩将五谷杂粮磨细,摊成薄薄的煎饼,看起来像纸一样,再将葱头去掉,伪装成毛笔的样子,送入书房。丈母娘看到书生在吃纸笔,觉得很神奇,于是成全了书生和女孩的爱情。
后来书生高中状元,家庭和事业双双美满,煎饼卷大葱也从此流传了下来。这些都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根据史料的记载,煎饼少说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真的是一道传统的美食。
煎饼卷大葱,山东人舌尖上的故乡
小编作为一个地道的山东人,每当向别人介绍起自己的家乡的时候,他们总会好奇的问:你们是不是经常吃煎饼卷大葱啊?
好像确实是这样的,作为山东传统美食的煎饼卷大葱,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薄薄的一张煎饼,与山东的大葱卷在一起,抹上甜面酱,谷物的香气配上大葱的辛辣,再加上甜面酱的咸甜,千滋百味混合在一起,好吃又管饱。
山东人是最看重煎饼的,在以前粮食短缺的时候,人们就是靠着煎饼活下来的。老一辈中经常流传着一句话:“大葱蘸大酱,吃的越多越壮"。正是这种煎饼的韧性、大葱的辛辣和大酱的香味,才演变出山东人坦率实诚的性格。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煎饼的制作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改革开放前,农村的老百姓吃的都是地瓜干“滚"出来的煎饼,因为地瓜干含糖量太多了,吃起来对胃不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煎饼质地也变好了,都是用小米、玉米、大米做的了。能卷的食材也不止是大葱了,变得越来越丰富,唯一不变的是山东人对它的热爱。
时至今日,煎饼依旧作为一种主食出现在山东人的餐桌上
在以前,车马都很慢的年代,山东人走南闯北,煎饼成为了最好的干粮。所以人们的印象中,将煎饼和山东人结合在一起的想法也变得根深蒂固。
直到今天,煎饼依旧作为一种主食出现在山东人的餐桌上。在《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中,就提到了山东的煎饼卷大葱,很多影视剧中也出现了煎饼卷大葱的身影。
在山东的部分地区,尤其是沂蒙地区,煎饼是从小吃到大的主食。所以山东煎饼要数沂蒙的最美味,不仅讲究选材选料,还很重视工序。将谷物等粮食淘洗浸泡,再用石墨磨成"煎饼糊子"。
沂蒙人用匠心态度传承古法手艺,手工烙制,做工精良,每一处细节都要考究,谷香醇厚的杂粮煎饼,才是山东人舌尖上的故乡。
临沂的杂粮煎饼既可以卷蔬菜或者炒菜,也可以做成菜煎饼,将自己喜欢的蔬菜炒熟,然后用煎饼包裹起来,菜香和谷香瞬间溢满味蕾。还可以用来做成春卷,外酥里嫩。
精选优质小米,米粒均匀,颜色呈金黄或者淡黄色,光泽饱满,带着淡淡的谷物清香。大米也选择上乘品质的作物,米粒饱满,味道微甜,真正的绿色农家大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