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布衣”、“白衣”、“朱绂”、“乌衣”有什么区别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5
1. “布衣”最初指代的是平民,它是由油麻、葛、毛以及棉花等纤维材料制成的衣物。这与用丝织成的“帛”相对,后者质地细腻且价值高昂。在上古时期,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穿丝帛制成的衣服,因此布衣成了普通百姓的标志。后来,布衣也泛指那些未入仕途的读书人。2. “白衣”本意是

1. “布衣”最初指代的是平民,它是由油麻、葛、毛以及棉花等纤维材料制成的衣物。这与用丝织成的“帛”相对,后者质地细腻且价值高昂。在上古时期,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穿丝帛制成的衣服,因此布衣成了普通百姓的标志。后来,布衣也泛指那些未入仕途的读书人。

2. “白衣”本意是指白色的衣服,后来用来指代那些无官无位的在野平民。在古代,穿白衣通常表示身份较低,如仆役和庶民。因此,“白衣”也被用来指代庶民,或者未入仕途的读书人。例如在《西厢记》中,相国夫人就以“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为由,逼迫张生进京考试。

3. “朱绂”和“乌衣”则与官位相关。“朱”指红色,“绂”指古代礼服前的蔽膝,通常与官服一同佩戴,也是系印的丝带。红色在中国古代被视为正色,因此“朱绂”成为了身份和品级的象征,通常用来表示高官厚禄。

4. “朱绂”是帝王赐予臣子的荣誉,这一点在晚唐诗人韦庄的诗中有所体现:“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5. “乌衣”则是指地位较低的下级胥吏所穿的黑衣。例如在三国时期,东吴的禁军驻扎在南京夫子庙文德桥附近,官兵都穿黑衣,因此该军队被称为乌衣营,其驻地也被称为乌衣巷。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15/2/64476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